当前位置:100EC>跨境电商>《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2025)》网经社发布
《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2025)》网经社发布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16:13:06

(网经社讯)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 #网经社 旗下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借助AI大模型,推出《全国各省市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告》大型策划(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dskdfx/),通过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数据案例、创新实践、未来趋势等维度深度解码34省、165座城市的跨境电商生态,共计199份报告。

全国各省市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告.jpg

本报告系统分析青海跨境电商发展现状政策支持特色产业未来趋势。青海依托高原特色产业与“一带一路”区位优势,跨境电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内陆开放新引擎。2023年全省网络零售额90.89亿元,同比增长75.3%,跨境电商交易额4.17亿元。西宁、海东两大综试区通过“两平台六体系”建设,推动“大青盐”、新能源产品等特色商品走向全球。未来青海将通过多元化、品牌化与绿色化路径,探索内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模式。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DeepSeek

编辑 | 南烛

一审 | 无痕

终审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image.png

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发布的《全国主要跨境电商公司分布统计地图》上,跨境电商企业共有4420家中国跨境电商服务商分布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广东省以1854家绝对领先,浙江省(642家)、山东省(607家)和福建省(315家)紧随其后。相比之下,中西部和北部地区服务商数量稀少。这一分布格局反映出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活力、外贸基础及数字化水平密切关联,资源高度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

一、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

青海省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省份,近年来在跨境电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经济枢纽,青海省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跨境电商成为推动全省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青海省网络零售额达到90.89亿,同比增长75.3%,增速位居全国第3位,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全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532.2亿元,同比增长11.8%,显示出省内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5ef876ac756c90dcf5a7feca15874f01.png

跨境电商作为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2023年,青海省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4.17亿元,为全省外贸进出口开拓新市场、实现新增长注入了新动能。这一成绩的取得与西宁、海东两大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密不可分,两大平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体系,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青海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曾达到6.2亿元,同比增长4.4倍,2023年的数据有所回落,这表明青海跨境电商发展仍处于波动增长阶段,也反映出其发展模式尚未完全成熟。

从全国视角看,青海省跨境电商仍处于起步阶段。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青海省跨境出口电商销售额仅为2697.2万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30位,仅高于西藏自治区,占全国总额的0.002%。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与沿海地区存在巨大差距,但也预示着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全国179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中,青海省的西宁和海东综试区仍属于新发展区,需要探索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发展路径。

image.png

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发展不均衡。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在网络零售额方面贡献了全省总量的68.2%,海西州和海南州分别占比13.7%10.1%,三个地区合计占比超过90%。与此同时,海南州、果洛州和玉树州网络零售额实现了三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346.3%269.6%114.9%,表明青海省偏远地区的电商发展潜力正在被激活,这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f4589b2d0e58bb47c1ee801c1e7b138.png

从市场主体角度看,2023年青海省网络零售企业共计1851家,比2019年末总量增长1倍。其中,网络零售额百万元级企业96家、千万元级企业11家,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漠里优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年度线上销售额超亿元。这些企业成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的主力军,推动"青货出海"迈出实质性步伐。

总体而言,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呈现出"总体规模小、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青海在跨境电商领域面临基础设施不足、人才匮乏、区位劣势等挑战,但同时也享有政策支持、资源特色鲜明、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等后发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双重加持下,青海省跨境电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二、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与战略支撑体系

青海省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将其视为推动全省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涵盖了战略规划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等多个维度,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

在顶层设计方面,青海省先后出台了《青海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战略性文件,明确了跨境电商发展的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2024年,青海省进一步制定了《青海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提出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业态模式创新、电商消费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等"五大行动",制定了19条具体工作措施。这一系列政策规划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政策保障。

青海省在政策落实方面探索出了"抓部署与抓落实统筹"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健全政策体系,另一方面推动政策落地,逐年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实行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确保各项政策取得实效。2023年,青海省在商务部支持下,国内首次创办"电子商务绿色发展大会",首次发布《中国电子商务绿色发展报告》,面向国内电商企业平台发布绿色电商发展倡议,探索开创具有青海特色的电商发展新思路。这一举措契合青海生态大省定位,为青海跨境电商发展赋予了差异化特色。

开放平台建设是青海省跨境电商政策的重要支撑点。青海省大力推进西宁综合保税区、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提档升级。西宁综试区构建了"两平台六体系",开展1210、9610、9710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建成省内首个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孵化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注册企业232家。海东综试区则构建了"海台购"跨境电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入驻商户达80家。这些平台通过集成通关、税务、外汇、金融等服务,大幅提升了跨境电商的便利化水平。

青海省也十分重视企业培育与引进。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数商转型等措施,推进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优势电商企业、服务平台辐射带动,大龙网、敦煌网、青港环贸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已相继落地青海。西宁市制定了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14条政策措施,从企业落户、场地租赁、人才引进、业务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些政策已初见成效,截至2023年底,西宁综保区已引进各类外向型企业13家,实现进出口总值5.24亿元,同比增长133%。

image.png

贸易便利化措施也是青海省跨境电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宁海关大力推行"互联网+海关"模式,全面实施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推广"多证合一""双随机、一公开"等便利化改革。特别是对锂电储能、光伏制造等重点项目建设采取"提前预约+快检快放"服务举措,建立"5+2"驻厂监管模式,确保货物高效通关。2022年,西宁海关"两步申报"应用率增长到31.3%,新增报关单位备案152家,其中62.5%通过"多证合一"渠道办理,在全国42个直属海关中位列第6位

青海省还注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省同时布局国内电商与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数量突破1.7万家,其中第二季度新增2600余家,环比增长20.6%。这种内外贸一体化布局有助于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两条腿走路",提高抗风险能力。青海省商务厅积极推进"一企一策",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类外贸政策,支持信保公司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展"青字号"产品出海行动,引导企业通过国际性展会、推介会和境外商务洽谈开拓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青海省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跨境电商政策支持体系,从战略规划到平台建设,从企业培育到便利化措施,多层次、多角度的政策为跨境电商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然而,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青海省的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海外仓建设、国际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仍需加强。未来,青海省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跨境电商政策环境。

三、青海省跨境电商特色产业与出口结构分析

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深深扎根于本地特色产业基础,形成了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新能源产品民族文化工艺品为代表的特色出口集群。这些产业充分利用青海资源禀赋优势,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

绿色农畜产品是青海省跨境电商出口的首要特色品类。青海省依托高原纯净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业,枸杞、冬虫夏草、盐、牛羊肉、奶制品、青稞、藜麦等特色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其中,"大青盐"产品表现尤为突出,线上销售稳居国内同行业电商销售前列,年度创造单日2492.79万元订单额纪录,成为全国盐业电商第一品牌。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电商销售额2023年超过1.5亿元,增长率超过150%,在天猫抖音平台电商销售额已稳居行业第一。该公司通过提炼"天然结晶、物理加工""零添加、绿色食品认证"等差异化卖点,塑造了茶卡湖盐安全、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同时通过数字化集成ERP系统,打造5+1电商多云仓体系,大幅缩短到货时效,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image.png

新能源产品是青海省跨境电商出口的另一大亮点。依托青海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光伏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省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2022年,青海省太阳能电池出口达7937万元,增长40.2倍,形成"青货出海"新动能。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宁研发生产的IBC电池组件产品,从西宁出发,远销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马德里工商业分布式屋顶、慕尼黑建筑外墙、奇塔代拉户用屋顶等都有它们的身影。在2022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会上,黄河公司作为全球唯一量产双面IBC产品的光伏企业,其最新款IBC组件引起了欧洲市场的广泛关注。

碳纤维新材料也成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建成了全球首个海拔最高、单体规模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自2021年9月一期项目投产以来,已累计向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供应T700级、T800级等高端碳纤维2万余吨。2023年,该企业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张,首次向意大利出口碳纤维8.6吨,货值157万元人民币,随后短短一个月内碳纤维出口累计超1千万元。该公司计划在意大利设立5000平米的海外仓,以进一步贴近海外市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服务费用。

image.png

民族文化工艺品是青海省跨境电商的特色优势品类。其中,藏毯作为青海省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在跨境电商的推动下走向高端国际市场。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青藏高原绿色、无污染羊毛原材料资源优势,生产的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融合现代地毯编织手法与手工枪刺编织技艺,将特殊纤维、特殊工艺应用在地毯生产中,产品出口到涉及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产品成功进入阿联酋迪拜的奢华酒店、五星豪华邮轮等高端市场,打破了欧美企业在高端地毯市场的传统垄断地位。

image.png

从出口市场结构看,青海省跨境电商出口已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青海省对7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3.1亿元,增长19.7%,占全省进出口值的67.9%美国、欧洲、东南亚是青海省跨境电商的主要出口市场,同时随着"丝路电商"的推进,巴西、意大利、菲律宾、泰国、越南等新兴市场占比不断提升。这种市场多元化格局降低了青海省跨境电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image.png

从企业结构看,青海省跨境电商经营主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全国跨境出口电商企业中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仅占0.03%,而销售额在2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占比也仅有0.5%,99.4%的跨境出口电商企业销售额均在2000万元以下。青海省的情况与全国类似,但已涌现出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漠里优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线上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建设、供应链整合和营销创新,带动青海省跨境电商整体水平提升。

799ec3e7cf74975f2fe308ce2aeffb55_720.png

总体而言,青海省跨境电商出口结构正从传统的资源型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升级,从粗放型增长向品质化发展转变。青海省充分利用高原特色产业优势,推动绿色农畜产品、新能源产品、新材料和民族文化工艺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向世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跨境电商出口结构。未来,随着青海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跨境电商生态的不断完善,其出口产品结构将继续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

四、青海省跨境电商物流与通道体系建设

物流通道体系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支撑。青海省作为内陆省份,长期以来受制于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国际通道不畅等瓶颈。近年来,青海省大力推进跨境物流通道建设,构建海陆空立体化物流网络,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青海省依托承东接西、联疆络藏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有效畅通对外开放通道。铁路方面,川青铁路加快建设,兰新客专恢复达速运行,"复兴号"动车驶上青藏铁路,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023公里,铁路运输和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公路方面,"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畅通、省际连通"的公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公路通车里程达8.94万公里,其中高速(含一级)公路突破5000公里。航空方面,玉树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西宁机场三期航站楼主体完工,果洛机场总规获批,机场"一主六辅"格局全面构建,国际航线航班有序恢复,航线通达性、航班频次和密度大幅提升。

f45cfe717c18362987d22c9c7f949fdf_720.png

跨境电商综试区成为青海省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载体。西宁综试区构建完成"两平台六体系",开展1210、9610、9710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建成省内首个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城东区创新招商引资举措,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出口产品,依托城东区跨境电商基地,推动实现更高水平"青货出海"。西宁市城东区电商发展服务中心内的"敦煌网实时交易展示系统"可以实时展示交易情况,订单详情滚动显示出每笔订单成交的国家、类目以及金额,发货展示系统上包裹从我国各地数以秒计地发往世界。这一系统直观展现了青海省跨境电商物流的数字化水平。

国际班列通道建设加速推进。"西宁号"铁海联运班列实现首发,全年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54列,同比增长38.7%。2023年10月28日,山东港口青海(西宁)内陆港揭牌,"西宁号"铁海联运班列首发,打通了"青货出海"新通道。此次班列首次采取"区港联动"模式,满载1080.5吨的PVC从西宁综保区装箱直达青岛港,然后海运至泰国和马来西亚。这种"区港联动"模式使商品出口更加便利,退税周期大幅降低,通关效率有效提升,为"青字号""西宁造"产品走出高原、奔向世界,开辟了一条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无缝衔接、直运海外的国际贸易通道。

青海省还积极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在规划占地面积2160亩的青海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项目中,建设方计划通过智慧管理、智慧云仓、智能配送、智能结算等多个系统运营平台的无缝对接,实现大宗生产资料"站场—货场—市场"集约式业态。该物流城毗邻"西宁双寨铁路货运中心",距离西宁市区18公里、甘河工业园区7公里、多巴新城2.5公里;东接南绕城高速公路,西通甘河工业园区,北连西宁市昆仑大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公铁交通枢纽优势。物流城建成运营后,年货物作业量约达到3000万吨,将有效解决众多中小运输仓储企业由于分散经营、物流设施资源利用不充分、信息流通不畅造成物流成本较高等实际问题。

海外仓布局初步展开。青海省企业开始探索在海外设立仓储设施,以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例如,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计划在意大利设立5000平米的海外仓,以进一步贴近海外市场。敦煌网等跨境电商平台则通过其全球海外仓和物流线路,为青海省企业提供国际物流支持。这种"海外仓"模式可以有效解决青海省跨境电商物流成本高、时效长的问题,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强青海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西宁综试区建成省内首个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孵化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注册企业232家。海东综试区构建完成"海台购"跨境电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平台入驻商户达80家。这些平台通过整合关、税、汇等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幅提升了跨境电商的便利化水平。西宁综试区还积极寻求与海关、税务、外管等跨境电商业务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全产业链式的"一对一"深度工作对接,升级平台网站,开创海关"四单"规范申报、税务申报、外汇结算、金融服务等4个模块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目前海关通关模块已搭建完毕并通过西宁海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核查核准,该模块自通行以来为多家本市外贸企业提供通关等相关服务。

快递物流网络实现全域覆盖。青海省扎实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全省41个县全部建成县级物流仓储分拨配送中心,县域快递物流末端资源整合普遍达到50%以上,360个乡镇电商、快递、邮政等物流站点"多站合一"比例达到50%。这种覆盖全省的物流网络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使"青货出海"和"洋货入青"成为可能。

总体而言,青海省跨境电商物流与通道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物流成本高、时效性差、国际化程度低等挑战。未来,青海省应进一步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国际物流通道布局,创新跨境电商物流模式,构建起高效、便捷、经济、安全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为全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五、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挑战与机遇分析

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深入分析这些挑战与机遇,有助于青海省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5.1 面临的主要挑战

区位劣势与物流瓶颈是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的首要挑战。青海省深处中国内陆,不沿边不靠海,国际物流通道受限,导致跨境电商物流成本高、时效性差。与沿海地区相比,青海省产品出口需要更长的运输时间和更高的物流成本,这严重削弱了青海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青海省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尚未形成完善的国际物流网络,难以满足跨境电商小批量、多批次、高效率的物流需求。特别是在冷链物流、跨境电商专业物流等方面,青海省的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生鲜农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跨境电商发展。

产业基础薄弱是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内在制约。青海省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制造业基础薄弱,适合跨境电商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有限。2025年上半年,青海省跨境出口电商销售额仅为2697.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0.002%,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30位。这一数据反映出青海省跨境电商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问题。同时,青海省跨境电商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全国99.4%的跨境出口电商企业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下,青海省的情况同样如此,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

image.png

人才短缺是制约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跨境电商是高度依赖专业人才的行业,需要兼具外贸知识、电商技能、国际视野和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青海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活环境较为艰苦,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同时,青海省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本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导致跨境电商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在运营推广、数据分析、产品设计、国际物流等专业领域,人才缺口更为明显。青海省商务厅的调研显示,本地企业线下销售经验比较丰富,但对电商营销还是很陌生,缺乏互联网运营能力。

市场竞争激烈是青海省跨境电商不可忽视的挑战。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青海省跨境电商不仅面临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竞争,还要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风险加大,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特别是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导致2025年二季度我国对美出口销售额占比下降至42.3%,相较于一季度下降了7.8个百分点,这种国际市场变化对青海省跨境电商出口也带来了一定冲击。

5.2 蕴含的重要机遇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开发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青海省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先后与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3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同时,青海省自身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如《青海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等,为跨境电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数字技术普及应用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不断创新,效率不断提升。青海省积极推进数字商务建设,率先在全国开发了覆盖全省的数字商务综合服务平台。5G网络的快速普及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截至2024年7月,青海省累计建成2.2万个5G基站,每万人5G基站数达37.14个,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跨境电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为青海省这样的内陆地区参与全球贸易提供了可能。

c05c4262f7529420bd5377e00cdd68ce.png

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基础。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特色资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新能源产品、民族文化工艺品等具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青海的"大青盐"产品线上销售稳居国内同行业电商销售前列,成为全国盐业电商第一品牌。藏毯、唐卡等民族文化产品远销海外市场,受到国际消费者青睐。光伏组件、碳纤维等新能源新材料产品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特色产业优势使青海省跨境电商能够实现差异化发展,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国际市场多元化机遇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丝路电商"的推进,青海省跨境电商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202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国已达201个,比一季度新增3个,市场多元化进程加速。特别是随着"丝路电商"的发展,巴西、意大利等新兴市场占比不断提升,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市场也在快速崛起。这种市场多元化趋势有利于青海省跨境电商降低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开拓更广阔的国际空间。

消费升级与绿色需求增长为青海省特色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健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青海省特色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青海省依托高原纯净的自然环境,生产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环保新能源产品等正好契合了这一消费趋势。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青海省产品的生态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认可和青睐。

综上所述,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蕴含重大机遇。未来,青海省应科学研判形势,充分发挥优势,有效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推动跨境电商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趋势与展望

基于当前发展基础和面临的环境,青海省跨境电商未来发展将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特征。准确把握这些趋势,有助于青海省明确发展方向,优化发展路径,提升发展质量。

市场多元化将成为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的显著趋势。目前,青海省跨境电商出口市场仍相对集中,但多元化进程正在加速。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国已达201个,比一季度新增3个,市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特别是随着"丝路电商"的发展,巴西、意大利等新兴市场占比不断提升,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市场也在快速崛起。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有所下降,2025年二季度我国对美出口销售额占比下降至42.3%,相较于一季度下降了7.8个百分点。这种市场多元化趋势有利于青海省跨境电商规避单一市场风险,开拓更广阔的国际空间。未来,青海省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的区位优势,拓展南亚、中亚、西亚等新兴市场,构建多元均衡的国际市场体系。

2cef1e02493fd8.png

数字化转型将深度赋能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跨境电商的各个环节都将实现深度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和精准营销;区块链技术将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云计算将支持跨境电商平台的高效运营。青海省已率先在全国开发了覆盖全省的数字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未来,青海省应进一步加强跨境电商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运营流程,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积极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新业态,打造跨境电商发展新引擎。

品牌化发展将成为青海省跨境电商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随着跨境电商竞争的加剧,单纯的价格优势已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品牌建设日益重要。青海省已涌现出"大青盐"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但整体上品牌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青海省应着力培育"青字号"跨境电商品牌,充分利用高原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特别是要突出青海产品的绿色、有机、环保特色,打造差异化品牌形象,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

产业融合化将助推青海省跨境电商实现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与本地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开创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新格局。一方面,跨境电商将推动青海省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将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未来,青海省应深入推进跨境电商与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民族文化工艺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带和产业集群。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服务生态化将是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扩大,对相关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包括物流、支付、人才、法律、财税等全方位服务。青海省已初步构建了跨境电商服务体系,但整体服务能力仍有待提升。未来,青海省应着力完善跨境电商服务生态,培育和引进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支持。特别是要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同时,优化政府服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跨境电商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

绿色化发展将成为青海省跨境电商的突出特色。作为生态大省,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将开创绿色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2023年,青海省在国内首次创办"电子商务绿色发展大会",首次发布《中国电子商务绿色发展报告》,面向国内电商企业平台发布绿色电商发展倡议。未来,青海省应继续深化绿色跨境电商发展,推动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建设,打造跨境电商绿色发展标杆。这既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又能凸显青海产品的生态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区域协同化将拓展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空间。青海省应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局,加强与周边省区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拓展跨境电商发展空间。一方面,加强与沿海口岸城市的合作,打通"青货出海"的便捷通道;另一方面,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产业链供应链。通过区域协同,克服自身区位劣势,实现借力发展。

展望未来,青海省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青海省将从对外开放的后卫转变为前锋,跨境电商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预计到2026年,青海省跨境电商规模将实现显著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推动全省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青海省有望走出一条内陆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特色之路,为类似地区发展跨境电商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青品网上畅行,数字商务激发青海新动能》 - 中国商务新闻网,2024年01月31日

2、《"青货出海"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 人民日报客户端青海频道,2024年01月15日

3、《2025年1-6月全国外贸跨境出口电商分析报告》 - 商指针,2025年08月13日

4、《在向"新"而行中聆听青海数字脉动》 - 青海日报,2024年09月30日

5、《稳步扩大对外开放 推动高质量发展——青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十四五"综述》 - 中国一带一路网,2024年03月18日

6、《青海:搭上"丝路"快车 构建开放新格局》 - 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2021年10月

7、《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5.3% 青海数字商务激发新动能》 - 中工网,2024年02月05日

8、《坚持强基固本 主动探索突破 年度全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 青海省商务预报,2024年01月26日

9、《西宁成"一带一路"重要支点:高精尖产品出口多国,跨境电商"卖全球"》 - 澎湃新闻,2023年11月20日

10、《2022年我省跨境电商进出口6.2亿元》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2023年02月01日

6cbae36485e769a2d57ecb6f12cbb99f_720.png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跨境电商,旗下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报道、研究的客户:1)出口跨境电商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敦煌网、大龙网、拓拉思、领工云商、大健云仓、宝信环球、全球贸易通、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Temu、TikTok Shop、全球速卖通、Shopee、Lazada、出口时代、联络互动、安克创新、华凯易佰、patpat、致欧科技、赛维时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语、兰亭集势、三态股份、遨森电商、星徽股份、绿联科技、傲基科技、棒谷科技、浩方集团。2)进口跨境电商:行云集团、海弘集团、集采、候鸟、麦帮科技、福猫供应链、天猫国际、京东国际、洋葱集团、55海淘、亚马逊海外购、海拍客、KK集团、你好世界3)跨境电商服务商:卓志集团、珊瑚跨境、世贸通、泛鼎国际、价之链、易芽、来赞宝、海比电商、纵腾集团、西邮物流、燕文物流、递四方、菜鸟国际、至美通、泛远国际、乐舱物流、华贸物流、安骏物流、飞盒跨境、海管家、驿玛科技、Paypal、PingPong、连连国际、空中云汇、派安盈、丰泊国际、Skyee、易宝支付、寻汇SUNRATE、豆沙包、智汇鹅、蚂蚁国际、义支付、拉卡拉、中盈跨境、领星、店匠、易仓科技、积加、店小秘、欧税通、马帮ERP、擎天全税通、易达云、易点天下、力盟科技、飞书深诺、思亿欧、卧兔网络、红毛猩猩、外贸公社等。

跨境电商-03-10.jpg

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是专业跨境电商门户,关注出口跨境电商、进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服务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技术、跨境营销等)、跨境政策、跨境园区等,提供包括:媒体、报告榜单、供应链融资、营销、培训等服务,是跨境电商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跨境电商业内人士,欢迎合作洽谈咨询加微信:www-100ec-cn)

风险提示:本文为网经社通过第三方AI大模型生成后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案例、评论、图表、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我们无法百分百对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请自行甄别。如有疑问,请联系news@netsun.com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青海省跨境电商原创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